完成愛媛縣所有寺院的參拜,進入香川縣的遍路段之前會先經過德島縣的民宿岡田住一晚,再前往第66番雲邊寺,也是四國遍路寺院裡面標高最高的一個。今天預計進度可走到第67番大興寺、第68番神惠院、第69番觀音寺,然後直接完成第70番本山寺,卻因為突如其來的大雨讓我失去預算。
6點左右便醒來吃早餐,收到天氣APP傳來的訊息嚇了一大跳,我身處的德島縣居然同時發出大雨、落雷、強風以及波浪共4個警報!這才記起昨天有看到大雨警報,然後便聽到外面的水聲非常厲害,我問招呼我的那位女士(不知道是不是岡田爺爺的女兒?)她說外面只有下小雨啊,然後打開窗。
那為什麼水聲這樣厲害?因為窗外就是對著一條河(怎麼誤會可以這樣大!!)
我的住宿方案是包早晚餐的,此外還送了我一份便當,真是十分感謝。
食堂裡面的牆壁貼滿遍路者跟岡田爺爺的合照,這家民宿已經開幾十年了,是不少遍路者的共同回憶,不知道以後這家民宿會怎樣呢?
離開之前也跟岡田爺爺來個合照,當時岡田爺爺己經90歲了,完全看不出來,穿著整齊的襯衫跟西褲,精神的程度讓人以為只有70多歲。
我自己能不能活到90歲都是一個問題,岡田爺爺能夠一直堅持幾十年來為遍路者服務,真的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。
「有拿齊東西了嗎?」岡田爺爺問我。
「都拿齊了。」應該沒有東西可以忘記帶了。
然後離開民宿才幾分鐘,突然就有輛車子停我旁邊。
開車的人是岡田爺爺!原來我真的又忘記拿毛巾(我也服了我自己)所以特地開車過來拿給我,然後再跟我說了前面的路況,非常感謝。
一副就是準備下大雨的樣子。
從民宿岡田走到雲邊寺,需要走3個多小時,因為雲邊寺是四國靈場裡面最高的一個,所以爬升的幅度也沒有在客氣的。
一走到遍路道的山路裡,就驚嘆這條路也太斜,而且可能是之前有下過雨,路上都是濕答答的。
而且有倒下的樹木擋住去路。
雖然是早上,但是因為上山路段很大霧,而且路上又濕滑又斜,覺得不太安全,一心只想快點離開這一段。
然後前方的路就讓我傻眼了,這根本是一條小河。
照片拍不出我當時的情況,我根本每一步都踩在水裡,這水量也太不真實,而且是上山的路,感覺真的太危險了,最怕的就是出現山泥傾瀉,所以只能盡快逃離這裡。
一路走上去都是一條小河,並沒有錯,這真的是遍路道!
離開樹林,應該差不多到山頂了,天色也開始變得暗。
沒有下雨,但地上都是水,所有水流都是從前方過來的。
也很理所當然地,沒有遇見任何一個遍路者。
第66番 雲邊寺
看到雲邊寺的標示,但要走到本堂還有一段距離。
雲邊寺的範圍非常大,因為可以乘坐纜車,平時也是香川縣的觀光勝地。
到達雲邊寺時,開始下起了小雨。
當我參拜的時候就開始下超大雨了,完全始料不及,而且很大風,就算我穿了雨衣還是有濕到。
第66番雲邊寺是在四國遍路88個寺院裡的最高峰,足足標高900m,比燒山寺、橫峰寺、太龍寺及鶴林寺更高,寺院周邊杉木眾多,所以也有「四國的高野」之稱。
當中我覺得最難走的一定是燒山寺,因為高低差最多,然後就是相連的鶴林寺及太龍寺,必需一天之內橫越兩個山頭,也相當考驗耐力。雖然我在橫峰寺差點發生意外(應該是已經發生了),但總括來說路並不算非常難走。
而上雲邊寺的山路,就是一味的爬升,當經過了連日來的訓練,就會覺得雲邊寺的路段其實算是單純的。
上面這個是雲邊寺有名的「計願茄子」(おたのみなす),茄子的日文(なす / na-su)的同音字就是「成す」,因此茄子也帶有「願望成真」的寓意。
(看看後面的雨勢就知道我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拍這張照片的)
因為位處山上,又下著大雨,我想當時的氣溫大概只有十多度,根本難以想像是7月盛夏的天氣。如果天氣好的時候,這裡的確可以慢慢遊覽。
因為害怕山泥傾瀉會有危險,所以還是決定坐纜車下山了。沿途經過的「五百羅漢」十分壯觀,真的每一個都有著不同表情。
住職幫我納經的時候也對我說辛苦了,畢竟在這個季節這個天氣走遍路的人真的很少。
和五百羅漢交錯的紫陽花也真夠特別的,雖然這一刻只想快點下山,因為實在太冷了!
下山的纜車每小時約3班,一般成人的單程收費是1200円,外國人出示護照可以有半價,結果我只付了600円就可以下山了。官網沒有記載外國遊客票價,我也是在場買票的時候才知道。
明明是可乘坐101人的巨型纜車,結果坐纜車下山的人就只有我一個人。雲邊寺纜車的來頭不少,屬於日本最大規模的登山纜車,約7分鐘就可以到達山頂,天氣好的時候可以望到三豐市、瀨戶內海、瀨戶大橋等廣闊景色,只是我今天什麼都看不見就是了。
雖然7分鐘內景致欠奉,但纜車一開動,隨行的工作人員還是很專業的介紹「這個位置原本可以看到什麼,只是今天很殘念看不到~」等等,而且口調也是十分專業,完全沒有偷懶,超敬佩她的。
雲邊寺纜車的乘車口,還有幾部自動販賣機,實在是太好了。
接下來的遍路道將會在三豐市及觀音寺市之間穿梭,三豐市本來就是我很喜歡的小城市,去年去過的紫雲出山令我印象深刻,很想讓更多人知道三豐市原來有很多好玩的。
上面的就是觀音寺市的觀光宣傳海報,三大推廣景點分別是錢形沙繪、豊稔池堰堤以及相連的第68番神惠院、第69番觀音寺,均是充滿歷史風味的景點,海報拍得非常好看啊。
因為前往第67番大興寺要走大概2小時,雨又一直在下,所以先從纜車站附近的休憩所解決午餐,是民宿岡田送我的飯糰。
沿路可以說是除了農田就什麼也沒有。
天氣沒有好轉,上斜的路也有如小瀑布。
第67番 大興寺
大興寺的規模不大,相對沒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。
離開大興寺後經過的這一家烏龍麵店並沒有開門,但好像是蠻有名的店家。
現時我的位置就在觀音寺市與三豐市之間,前方所指的琴彈公園,就是錢形沙繪的所在地。
這時候已經差不多3點多了,突然收到手機APP傳來的訊息,說將會有大範圍的大雨,需要防範山泥傾瀉、低窪地區有可能淹水,河川也有機會犯濫,也附有避難所的訊息。
那時候的我對於日本的避難資訊還沒有很了解,只是感覺情況有點不妙。
直到我跨過一條大橋時,看到整條河都是泥沙,水流也非常急,我便覺得原來危險的東西可以跟自己距離這樣近,在不熟悉地形的時候,必需快點到達第68番然後趕去旅館,始終旅館是最安全的地方。
那時候我還不知道第68番神惠院跟第69番觀音寺的相連是什麼回事,兩個寺院的位置居然一樣?
第68番 神惠院、第69番 觀音寺
神惠院及觀音寺的仁王門是同一個,應該是這麼走路多天以來最有趣的一個,居然可以共用仁王門?正確來說,兩家寺院是共用同一個環境,各有本堂及大師堂,但納經所則是同一位住職擔任。
於是一次就能夠到達2家寺院,感覺這段路的CP值非常高(笑)
問題來了,那第68番神惠院在哪?
簡直不能相信我眼前這個奇異的建築物,這是神惠院的本堂?!(跟我看到香園寺真身時的反應有點類似,這居然是佛堂?)
走進去之後別有洞天,居然有這樣的設計。
發現有賣很精美的納經帳書套,現在日本人收集寺院及神社的御朱印已變成一種潮流,也衍生了不少商品,畢竟許多寺院和神社,其實是私人或家族經營的。
本來打算直到第70番本山寺,但已經不可能了,其實今晚要住的「一富士旅館」就在本山寺的旁邊,所以明天早上再去吧,現時我要全速往旅館前進,因為手機APP瘋狂彈出警報,日本的手機警報音是很可怕的,那時候真的超害怕,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搜搜看,就算我現時住日本久了,每次收到警報還是會毛毛的。
一直收警報已讓我很驚慌,然後收到「緊急速報」,居然寫著「三豐市 避難情報」,說山泥傾瀉機率很高,要準備避難!而我在走的路一直都在河邊,水流非常急,如果氾濫或是缺堤我就GG了,所以反正是平路,走快一點。
Day36住宿 – 一富士旅館
剛才在河邊加速前進的時候,迎面遇上一位徒步遍路的老伯,他居然推著一輛手推車在走遍路!(沒錯是不用負重,但上斜應該很辛苦吧)
結果老伯很多東西想跟我聊,我其實也不記得聊了什麼了,當時的心情是覺得身處的位置太危險不適合聊天(笑)最後在這麼危險的情況之下,我們居然聊了個15分鐘,於是就有點遲才到達今晚的住宿點「一富士旅館」。
一富士旅館就在第70番本山寺旁邊,洗衣服是接待的,也可以泡澡。老闆娘非常友善,我今晚所訂的是純住宿,所以眼見逃離了危險區域,我就去便利店買晚餐了。
電話:0875-622-036
收費:6500円(1泊2食)、4500円(素泊)
透過這次遍路之旅,幾乎把各家便利店的經典便當款都吃過一遍了(笑)果然我最喜歡的還是南蠻炸雞啊,日本到處都很容易吃到。
然後時間尚早,就趕急安排一下最後幾天的住宿,那我之後就可以安心走路,不用擔心沒有地方睡了,因為即將進入香川縣中心部高松,算是較繁華,可選擇的住宿點還是多的。
我的Facebook專頁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aikudaily